格物致知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格物穷理”(朱熹)。理学认为,理,是天道运行的最高范畴,蕴藏在万事万物之中,“格天下之物,而后有天下之知”。在如此理学认识论基础上,王阳明16岁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他认为朱熹解释不清楚理在何处。

王阳明17岁时曾向娄谅求教,“圣人可学而致之”,每个人都可以祛遮成圣(目标)。而陆九渊认为“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很好填补了程朱理学给王阳明带来的困惑。我即真理,追寻心的真相就可参透天理(方法)。如此,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起点,“圣人之学,心学也“。

  • 格物穷理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理可以外求,但只做观察,缺少实验也无法至知。这是理学与西方实验主义科学的区别。
  • 佛教在唐朝过于繁荣,唐儒家韩愈站在道统问题的立场上反对佛教。面对佛教冲击,北宋思想家则开始接纳并深入研究佛教,并对先秦儒家文本进行重新解释,诞生了理学。此时,理学已经对佛道有诸多借鉴,比如静坐。而阳明心学则是对理学运动的再一次推动(是继承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

心即理,心外无物

王阳明少年做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王阳明数次科举不中,”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有非常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34岁,王阳明在人生经历诸多挫折后,龙场悟道。王阳明把心即理,拓展解释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也就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在心外求理,而应该追求本心的开悟。

  • 《传习录》有:心之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也就是说,物存在人的心内,被意识感知到的存在才是物,它更接近于“心理存在”,接近于意义。物不单指客观物体,而是任何投影于内心的价值存在。
  • 《传习录》有一则《游南镇》: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没有被照亮)。但我们看过之后,这朵花就进入了我们心中,具体的意义便不同了。当你骑着自行车时,你讨厌开车的人,当你开着车时,你讨厌骑自行车的人。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义,所以善恶不在物本身,而在心内对物的投射
  • 外在事物的意义是我们的内心赋予的,这个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佛说就是“相(好坏)由心生,境(客观存在)随心(思维定势)转”。我们的情绪不源于事情本身,而源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时时刻刻处理的都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主观想法。比如,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总是美化我们没有走过的那条路,这就是遗憾,这个遗憾并不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想法。
  • 人活在自己的认识之中,我们看的都是自己想看的,绝境不过是心境。所有的遇见都是恩典,都是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帮我们找到开关。
  • 逆增上缘。

[!tip] Reflections 心外无物的意义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原本,我们认为我们是在观察世界,探究世界运行的规律,而心外无物的是视角的转置,向内去观察内心世界。如此,你把自己摆在了一个观察自己的角度,超脱了原来的情绪与应激反应,这就是明代的心理学。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贼在心中,而不在心外,良知生而有之,无需外求。“致良知”,就是这样一个求知成圣的过程。

  •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儒家认为天赋良知,人人生来具有超越性,这是能辨善恶是非,洞察本质的能力,只不过被暂时遮蔽,需要求而得之。
  • 什么是良知?圣人的内在世界就是良知。儒学的根本目标是找到人人成圣的法门。心学提供了一个等价目标,就是人人都破心中之贼,人人皆于心中求得光明世界。王阳明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写照。
  • 致是动词,是获取与感悟的过程。生命情感的真相会在某些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而不是理性的推理),此刻,我们听到了内心良知,就是感悟到了天理。理性思考不能感悟到良知,良知要在生命实践感悟到的。为什么是这样,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info] English You do what you think, not what you think you should do.

行先知后,还是知先行后,行易知难,还是知易行难(知道做不到)?都不是,王阳明总结了一个规律,“知行合一”:

  • 常见误读是把知行合一理解为一种方法论,作为执行力的来源,认为道理知晓得透彻了,就可以有所行为了(知先行后),或作为认知方法,实践的多了就可以凝练真知(行先知后)。 实际上,知行合一不是一个目标,不存在做到做不到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规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是一体两面的必然,没有先后,没有难易,不可分割,任何行为都有内在动机,所有动机都会有对应的外露(行为)。
  • 但“知”,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内心对世界的洞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意义的把握。更高层次的知,是生命的动机,是佛家的佛性,道教的真心,儒家的良知,是圣人境界,是价值归属。行也不需要十分具体的行动,”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种情绪即是行。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会于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光明磊落,知行合一。

[!example] “知而不行,并非真知”

  • 很多人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仍然抽烟,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知道抽烟有害健康,相反,他们的行为体现出他们内心仍然存在某些侥幸去合理化他们的行为,这代表了他们对这件事有不同理解(动机)。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人时时刻刻都在知行的实践中,过程千姿百态。但如何学而致圣?王阳明总结就是“致良知”,它是心灵觉醒,体悟真知的过程。知行合一揭示这个过程不是一夜的顿悟,而是在生命实践中发掘人生意义,推广扩充天赋良知于万事万物。 外在有丰富的生命实践,内在有修筑一个光明世界,这个光明世界会照亮你的举手投足,你的举手投足又会为光明世界添砖加瓦。
  • 既然知行合一不存在做到做不到的问题,那么操作上,致良知是怎样开始的,那就是直接开始做,You are never be ready,在致知的实践中,世界在你的内心倒影,用你的内心用作一个观察器,去捕获天赋良知,感悟到生命情感的真相,去发掘意义,然后用继续用行动去追寻这种真相,去推广良知。 Knowing yourself, your universe by doing, and observing what your are doing, you will know better about yourself, your universe in your mind. Because knowing and doing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process, not two distinct or sequential ones.
  • 人生三大困惑:欲望,情绪,习性。知行合一可以帮助你克服习性问题。

相关观念

王德峰

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一个人获得客观知识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滋养头脑)。中国哲学的本质是人生哲学,如何养心。

陆王心学是宋明时期儒释道三者合流,是中国哲学的巅峰。(1)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2)佛教,释迦牟礼是普通人,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每个人都有佛性(即心即佛),因此要平等相待,不可轻视任何人。佛教认为人心受五蕴(色受想行识)遮蔽,消业方能成佛。

实践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

个人观点

王阳明为学而至圣(儒家的至高人生目标)提供了一个等价命题,那就是视“内心光明”最高价值。这一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关注内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纷扰不屑,“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色彩。天赋良知体现了人的超越性,内心光明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潜力的发掘。

是唯心主义吗?是阿Q精神吗?王阳明自己可能不这么认为。知行合一是联系内在世界与生命实践的桥梁,有光明的内心世界,必然有惊世骇俗的生命实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实践论里的知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只不过知行合一更强调实践与知识的统一性,即实践必然带来识,知必然所有实践。

如果用贝叶斯认识论来理解,天理存在但是模糊(贝叶斯称不确定,儒家称遮蔽),所谓学而至圣,所谓内心光明,就是反复实践中求得一个极大的后验,足以洞悉至理,超凡入圣。

网络观念

“心外无物”是在理学“天父地母,民胞物与”的思想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在“民胞物与”的世界里,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天地是我们父母,所有人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的同类。既然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那么大至山河大地,小至草木鱼虫,远至日月星辰,近至我们自己,都是宇宙身上的某个器官或某个细胞,彼此都是一体相通的,这样就没有内外之别。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什么要给天地立心呀?

“为天地立心”也是基于这套观念,天地本来没有心,但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人是万物之灵,即人心就是天地的心,“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自己立心。

这个神秘的道理可以从朴素的观察得到证实:五谷和禽兽都可以成为人的食物,滋养人的生命,药石则可以治疗人的疾病,倘若彼此不是一体相通,滋养与治疗该如何可能呢?

假如你接受这套观念,哪里还有内外,天地万物是我身体的延伸,我与天地一体,一切尽在心中。